💰沒當小孩監護人,也要付扶養費❓
夫妻談離婚的過程中,如果小孩還沒成年,大家通常會一併談到小孩以後監護權該歸誰。
💡先澄清一下,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,雖然一般人都稱為「監護權」或「扶養權」,但其實在法律上應稱為「親權」。
許多人可能不知道,儘管沒有取得對於小孩的親權,原則上仍然需負擔小孩的扶養費。
為什麼呢❓
對方既然是親權人,關於小孩的所有事情包含扶養費,不是都該由對方負責嗎❓
📙親權是什麼
首先我們先了解親權是什麼。
親權的目的在「保護教養」小孩。內容包含小孩的身上照護與財產照護。
身上照護部分例如保護教養權、居住所指定權、子女返還請求權、懲戒權等等。
財產照護則如財產法上的法定代理權、特有財產之管理使用收益處分權等等。
📙對小孩扶養義務的由來
那父母對於小孩的扶養義務是怎麼來的呢?是基於親權而來的嗎?
當然不是。
父母對於小孩的扶養義務,實際上是源自於父母與小孩間的親子身分關係,與父母間婚姻關係是否存在、誰取得親權都無關聯。
儘管沒有取得親權,法律上親子關係仍然存在。
所以無論誰擔任親權人,父母原則上皆需依經濟能力共同分擔小孩的扶養費。
📙如果有代墊扶養費,可依法要回
如果小孩扶養費過去僅靠父母其中一方支出,另一方沒依法分擔,這種情況下過去多付的那方,原則上也可向少付方要回該分擔的費用。
🖋總而言之,討論親權分配時,別誤將扶養費問題也混為一談。不管你有沒有取得親權,你的孩子仍然是你的孩子。